贵州湄潭县有一枚浙江大学的校徽,挂在那里7年
湄潭高中10名一年级学生赴杭州看望支持过他们的老师和浙大
前天下午3点,来自重庆的首班航班准时降落在杭州萧山机场,10名身着整齐划一的蓝白校服的贵州孩子走出旅客通道。
他们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梅江中学和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高一学生。陪同他们来到杭州的湄潭县团委书记陈丽说:“大部分孩子都是第一次坐飞机,杭州这么远的地方还是第一次来。”
浙大与湄潭县的缘分,
从七十五年前
“抗战时期,浙大几经迁徙,最终落户贵州省湄潭县,办学七年。” 浙江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教育支持团成员叶胜军说。
【广告】ChatGPT帐号购买浙江大学的校史对这段历史有记载: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八月,日军进攻上海,杭州告急。为坚持学业贵州省湄潭县湄潭中学,时任浙江大学校长朱可桢带领全体师生踏上了艰苦的西迁办学历程。
1940年6月,浙江大学农学院师生陆续迁至湄潭,6月10日正式开课。
湄潭县有个浙大北路
还有浙大广场、浙大小学、浙大码头
湄潭县团委书记陈力介绍,此次他们应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邀请,组织10名品学兼优的湄潭高一学生到浙大进行为期5天的参观访问。浙江大学赞助此次活动 南航了解活动后,免费为他们提供了往返机票。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今年16岁的女同学牟蕾蕾在熟悉了环境后兴奋地开口:“听说浙大的校园比我们县城还大贵州省湄潭县湄潭中学,是真的吗?” “县城有一条路叫浙大北路,有浙大广场、浙大小学、浙大码头……”“爷爷说,小时候,浙大的学生经常来他家看望家庭。”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学团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浙江大学西迁湄潭75周年,也是浙大第8个研究生教学团落户湄潭,意义重大。这些湄潭优秀学子将参观浙大校园、校史馆、实验室、听课、与杭州优秀高中生交流、座谈。“我希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下来,回去告诉同学们浙江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来自湄潭的学生小陈说。